装修问答
总裁投诉电话随时拨打 累计服务业主1000万 高新技术企业 装修公司,自营家装

短信快捷登录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陆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您还可以使用合作账号登录网站:

还没有一起网帐号?10秒钟,快速注册

用户登录
登录-二维码

微信扫码 快速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一起网帐号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微信账号登陆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绑定/登录

开始计算
该装修风格预算为:216856
人工费:222851
材料费:45215
设计费:122
质检费:1231
您家的装修预算约7.89万元
人工费:222851
材料费:45215
设计费:04999元
质检费:02690元
报价有疑问?稍后装修管家将致电为您解答
该报价为毛坯半包价,实际装修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完善以下信息让我们更了解您的需求优先为您服务
1. 您家的房屋现状是 :
2. 您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装修 :
3. 您家小区名称
提交
公司介绍
全国一站式装修服务平台,70%以上的客户来自口碑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委员会指定最具信赖的装修平台。目前已经在16个城市开设分公司和体验店。2017年2月挂牌新三板。
2009年
成立时间
中国北京
成立地点
家装服务
主营业务
120W人
正在访问
800W人
累计服务

陶瓷材料加工工艺哪位熟悉

树叶黄了

浏览46次 2025-01-26 16:45

陶瓷材料加工工艺哪位熟悉?
全部回答(2)
  • 时光在撒谎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 海飞丝不飞
    配料、球磨、陈腐、除铁过筛、喷雾塔制粉、成型、干燥、烧成、磨边、抛光等穿插图片进行讲解,给学员予比较直观的感受       配料:穿插到“原料仓”和“配料”两张图片进行讲解,“原料仓图”主要介绍一下陶瓷生产的三大原料:长石(钾砂、钠啥等)、石英(硅砂)、粘土(黑坭、白坭、高岭土、等);“配料图”主要叙述清楚配料的一个过程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晒坯:将*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 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本回

相关问题

    • 哪位同学熟胶合板加工工艺?

    • A:原木*生产胶合板的工艺流程:原木→原木锯断→木段蒸煮→木段剥皮   →单板旋切→单板干燥→单板整理→涂胶组坯→预压→热压→裁边→砍光→检验分等→包装入库。                      单板*生产胶合板的工艺流程:单板整理→涂胶组坯→预压→热压→裁进→砂光→检验分等→包装入库。                  *工艺损耗:在胶合板整个生产过程中,原木锯断、单板旋切、单板干燥、单板整理、热压、裁边、砍光对木材损耗有影响,它分为有形损耗(有*剩余物的)和无形损耗(干缩和压缩)。木材损耗与原木材种、原木规格、设备状况、工艺技术以及成品板规格等因素有关。      原木锯断:进口原木长度一般超过6米,要按工艺要求的长度和质量进行锯断,截取的木段应为胶合板成品尺寸外加*余量的长度。例如幅面1220mmX2440mm的成品胶合板,木段长度通常为2600mm或1300mm。原木的长度和原木的弯曲度、缺陷等直接影响胶合板的出材率,产生的废料有小木段、截头和锯屑等,原木锯断损耗率一般在3~10%。    单板旋切:胶合板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是旋切方法生产的单板,面背板的厚度一般为0.6mm左右,芯板、长中板的厚度一般为1.8mm左右。该工序损耗最大,一是由于木段不圆度,相当一部分的碎单板不能使用;二是旋切机卡头对木段两端的夹牢而产生端部损耗;三是木芯损耗。单板旋切产生的废料为碎单板和木芯,由此可见单板旋切损耗量与木段的材质、直径及设备性能有关,这部分损耗率在15%~25%。      单板干燥:旋切后的单板含水率很高,必须将单板干燥到符合胶合工艺的要求。干燥后木材尺寸变小,称为干缩。因含水率降低,单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干缩。干缩损耗与单板的树种、单板的含水率及单板厚度等因素有关。干缩损耗率一般为4%~10%。      单板整理:单板整理包括剪切、拼板及修补。将干燥后的带状单板、零片单板剪切成规格单板和可拼接单板,窄条单板经过拼接成整张单板,有缺陷的整张单板可通过修补达到工艺的质量要求。该工序产生的废单板量与原木材质、旋切单板质量、干燥单板质量以及*作工人对单板标准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损耗率一般为4%~16%。直接进口单板*成胶合板的该工序损耗率一般为2%~11%。      热压:把涂胶组坯好的板坯通过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牢固地胶合起来。热压时随着板坯温度和含水率变化,木材逐渐被压缩,板坯厚度逐渐减少。该项损耗为压缩损耗,与胶合板的热压温度、单位压力、热压时间、树种和含水率等因素有关,损耗率一般为3%~8%。      裁边:将热压好的毛板裁成规格板材。裁下的边角废料量与胶合板的*余量、幅面大小有关,胶合板幅面越大,裁边损耗率越小,一般为6%~9%。      砂光:对胶合板表面进行砂光,使板面光洁美观。该工序产生的废料是砂光粉,单板质量好时,砂光量小,砂光损耗率一般为2%~6%。      在材质正常的情况下,原木*生产胶合板的损耗率一般在47%~55%,直接进口半成品单板*生产胶合板的损耗率一般在16%~26%。
    • 陶瓷材料制备工艺哪位了解?

    • A: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 木门加工工艺哪位了解?

    • A:你好,木门*工艺:   1、木料干燥     进厂的原料板材(含水率约为60-70%),装入干燥窑进行喷蒸、干燥。板材质地、厚度不同,季节不同,喷蒸干燥的温度、时间及稳定的时间也不同。一般喷蒸的时间约15min,加热干燥的时间约25-30d,干燥后的板材含水率约10-14%。     喷蒸及加热干燥用蒸汽由项目新上的4t/h燃煤蒸汽锅炉提供。加热干燥过程中,根据工艺技术控制要求,需不*打开干燥窑排潮窗,排放干燥窑内的蒸气。      2、下料     (1)粗裁时,长宽各加大10mm;(需修整)     (2)如组合下料,注明木皮材质,标明何种门型组合;      3、组框     (1)四角方正,长宽各加大10MM                             (2)外框宽度规格为800-2000MM,表板为6MM中密度板,中间填充邵尔兰特中空创花板。     (3)加锁木,也可用锁盒。     (4)组框时如是玻璃门,确定玻璃大小及位置     (5)骨架做防变形处理后,上压机压平 4、热压工艺标准     (1)每次放需热压的工件前,必须将热压板和工件清理干净,确认没有任何杂质,定好热压温度及压力,将工件慢慢放入。     (2)放入的工件要排列有序,使各部位受力均匀。     (3)每次热压尽可能放满所有位置,而且要保证每层板材的厚度和每层的覆面材料相同,据上门网小编了解覆面材料不能重叠,若不能放满应用工件等厚的备用垫板填充。     (4)为防止胶干,每次上料应在两分钟内完成,确定无误和安全的情况下,再开动机器。     (5)加压后的工件表面要平整、光洁、手摸无凹凸、颗粒感。     (6)拼花应对齐。     (7)覆面后,木门不得脱胶、透胶、层叠离芯、划伤、压痕、碰块、错位、油污、颜色基本一致。 5、冷压工艺标准     (1)冷压时间应根据气温而定,保证胶层固化,胶合牢固。     (2)加压后,式件表面要平整,光洁、手摸无凹凸、颗粒感。 6、齐边精裁     (1)裁料误差不超过0.2MM切割标准     (2)放入工件前,应将压板和工件清理干净。     (3)放入的工件不得错位,上下与芯板对齐,不得崩渣。     (4)门扇两边应倾斜2度,其余均应锯成直边,不得划伤碰缺。 7、铣门芯板工艺标准     (1)铣门芯板时,走料用力均匀,没有崩碴。     (2)外表平滑,圆顺。     (3)按比例铣削,尺寸准确,不得崩碴; 8、手工贴皮     (1)用白乳胶贴皮时,必须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再用熨斗烫平。     (2)平板条用木板铲压。;     (3)贴完后,不得有离缝、脱胶、鼓泡、木皮炸裂等现象。 9、打锁孔、合页孔     (1)注意门的开启方向;     (2)注意门的上下端,不得掉头。     (3)不得有崩碴、划伤、并用专用模具,夹子夹紧后方可钻孔。 10、试装     (1)门饰线接角严密,不得离缝;     (2)门扇与门套紧密贴合,平整,不得离缝;     (3)门扇不得有间隙晃动; 11、油漆     (1)打磨前,需对白坯进行检查,对于脱胶、鼓泡、划伤、碰缺产品不*;     (2)白坯需打磨光滑、钉眼、缝隙需填实;      (3)底漆需喷均匀,并检查有无脱胶、鼓泡,待干燥后打磨;      (4)喷面漆时不得有颗粒、流挂、起皮、光泽符合客户要求; 12、包装入库   (1)认真检查门扇门套是不配套齐全,质量是否合格,不合格品一律不得打包出厂,严禁错色、漏色,对产品要轻拿轻放;     (2)包装前,应除去工作表面的胶痕和杂质,并用包装膜包好,用瓦楞纸保护四个门角;     (3)贴上标签,入库后填写入库单。 13、安装     (1)确定洞口与门无误后,进行组套、立套校正、打胶固定、安装门扇;     (2)门套与墙体打打玻璃胶收口,门套下方应多打胶,以防止过量水进入门套
    • 线缆加工工艺哪位了解?

    • A:1、编制、审核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文件,并贯彻实施;    2、对电线电缆的现场生产工艺进行严格管理,使生产现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解决有关电线电缆的现场生产质量及技术问题;    4、收集并整理反馈电线电缆的使用*,对电线电缆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5、对本部门职员进行电线电缆方面的技术指导。
    • 有没有人清楚陶瓷材料的加工工艺?

    • A: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6、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 7、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8、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9、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 玉石加工工艺哪位朋友熟悉?

    • A:1.玉石的锯割 锯割就是在锯割机上将玉石材料分割成适当的形态和大小,以便玉石工匠合理利用。这也是玉石*的第一道工序。现代各种锯机的锯片则采用热铸锯片和滚压一电镀锯片,将钻石粉直接热铸或滚压在锯片的*刃之上,使锯机只需冷却水便可快速对任何硬度的玉石进行切割,效率很高。 2.玉石的琢磨 琢磨是玉石*的第二个工序。通常有两种形式:以松散颗粒磨料琢磨和以固着的磨料琢磨。前者是通过将磨料加水制成悬浮液附着在某些工具(如铸铁平磨盘)上,借助于磨盘的旋转及施加于玉料上的压力使磨料对玉石进行琢磨,这种形式是传统琢磨方法常采用的;后者则是通过树脂、金属、陶瓷等结合剂将磨料固着在一定的基体上制成磨具,从而对玉石进行琢磨,现代玉石*多用这种方法。如用碳化硅粉制成的磨具称碳化硅磨具,包知各种类型的砂*、砂条、砂布、砂纸等,以碳化硅砂*最常用。 3.玉器的抛光 抛光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精细的研磨作业,它涉及抛光剂和抛光工具。即将抛光剂与某些液体如水、缝纫油等以一定比例混合,使之附着在抛光工具上与工件发生磨擦。   抛光过程是使抛光剂附着在抛光工具上,使之与玉器发生摩擦而实现的。普通的抛光工具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抛光具凸面、球面及随形表面的玉件,通常都用如毛毡、皮革、毛呢等制作抛光盘或抛光*,称为软盘;另一类用于抛光具有平面的玉件,通常用抗压力较强的硬质材料如金属、塑料、木头等制作抛光盘。常将以金属制作的抛光盘称为硬盘,木头、塑料甚至沥青制作的抛光盘称中硬盘。玉石*因多以弧面或曲面多见,所以更常用软质抛光工具。 4.玉器的上蜡 上蜡是玉石制品在抛光之后通常要进行的一道工序,实际上这不是对玉料的*工序,而是对玉器的处理工序。上蜡也称过蜡。 上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蒸蜡,二是煮蜡。蒸蜡是预先将石蜡削成粉末状,将玉件在蒸笼上蒸热,然后将石粉洒在上面,石蜡熔化而使玉器表面布满石蜡,这种方法只局限于表面;煮蜡,则是在一容器中,将蜡煮熔,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将玉件放入一筛状平底的玉器中,连容器一起浸入处于熔融状态的石蜡中,使其充分浸蜡,然后提起,迅速将多余的蜡甩干净,并用毛巾或布擦去附着在表面上的蜡。这种上蜡方法可使蜡质深和裂隙或孔隙当中,效果较好。
    • 防火玻璃加工工艺哪位了解?

    • A:防火玻璃主要有五种,其一是夹层复合防火玻璃,其二是夹丝防火玻璃,其三是特种防火玻璃,其四是中空防火玻璃,其五是高强度单层铯钾防火玻璃。同时满足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热性要求的防火玻璃。包括复合型防火玻璃和灌注型防火玻璃两种。此类玻璃具有透光、防火(隔烟、隔火、遮挡热辐射)、隔声、抗冲击性能,适用于建筑装饰钢木防火门、窗、上亮、隔断墙、采光顶、挡烟垂壁、*地板及其他需要既透明又防火的建筑组件中。 B类 同时满足耐火完整性、热辐射强度要求的防火玻璃。   此类防火玻璃多为复合防火玻璃具有透光、防火、隔烟特点。 C类 只满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单片防火玻璃。此类玻璃具有透光、防火、隔烟、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无隔热要求的防火玻璃隔断墙、防火窗、室外幕墙等。
    • 陶瓷冷加工工艺哪位掌握?

    • A:陶瓷生产最核心的一个工序就是用窑炉将制品“烧”出来。窑炉就好似高温*场,不但提供高温,聪明的人类还学会了控制其中的压力、温度、时间,最终“点土成金”,烧制出砖、洁具、五彩缤纷的美术品。这种传统工艺方法在陶瓷业没有进入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年代还行,而在当代已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年代则很难了。一是诸如墙地砖产品,作为高级建筑装饰材料,其几何精度(直度、平整度、光泽度)的要求超过当年用精密机床*的钢铁制品,靠烧成工艺一次达到很难,为此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二是有些新产品生产工艺,例如微晶玻璃砖,肯定需磨边磨平面才算产品。               因此,传统陶瓷生产*在原有的破碎、成型、烧成三*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法,成为四*就是必然的趋势了,也使陶瓷工业成为完整的但又最具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业了。               电瓷生产将套管等器件的结合面用砂*磨平,墙地砖生产利用抛光机和磨边机将砖磨平,利用水*对陶瓷制品进行精密可控的切割等等,都算是陶瓷冷*。显然冷*技术为行业增添了新品种,并提供了热*做不到或很难做到的事情。               陶瓷业的冷*技术近年虽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工作有待突破,例如抛光工序的大电耗、水耗、噪音、环境污染,微晶玻璃砖耐磨磨头的开发等。               冷*技术应该成为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辅助补充技术
    • 树脂工艺加工工艺哪位朋友掌握有?

    • A:树脂工艺品制作技术,主要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各种填料生产各种树脂产品,配以辅料,然后通过模具浇注成型,制成各种造型美观形象*真的人物、动物、昆鸟、山水等,如城市雕塑、家庭摆件、家具及配件、像框、屏风、灯具等;并可制成各种*效果。 树脂工艺品是新兴的工艺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投资少赚钱快。国外市场也非常见好。由于树脂工艺品属极易耗的生活消费品,市场需求量本身就相当可观。模具可反复使用达千次,广泛用于浮雕、立体雕工艺制做,如工艺灯饰、工艺壁画、家具、人造蔬菜水果、立体人物、飞禽走*、家用工艺喷泉、工艺像框、笔筒及大小园林雕花花盆、人体艺术克隆等艺品。 树脂工艺品生产技术抽真空比较容易:只要按生产白浆那样常规*作,其汽泡率和废品次品降低到最低程度;表面处理容易:无需太多人工处理,表面即可光滑透亮,晶莹剔透,轻易达到设计者所需“钻石透”般的效果。 树脂礼品制作工艺(常规实心)、彩色艺术喷泉工艺制作技术、水球树脂礼品制作技术、透明树脂工艺品生产技术(透明树脂工艺品是波丽工艺品界的一朵奇葩,因为其设计独特,外观或晶莹剔透或朦胧透亮,或雅光别致配以白浆成品组合或添加不同填充物仿制成仿玉、仿石、仿瓷等不同效果或添加花、草、鸟、虫、铜粉、金银帛、七彩片、荧光粉等形成各种效果或添加不同色膏形成各种自然色彩,倍受客户青睐。广泛应用于工业.   建筑.*疗.装饰等各种行业
    • 陶瓷材料加工方法谁能说下?

    • A:车削*主要是用金刚石*具切削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陶瓷材料。多晶金刚石*具难以产生光滑的切削刃,一般只用于粗*;对陶瓷材料精车削时,使用天然单晶金刚石*具,切削时采用微切削方式。由于陶瓷材料硬度和脆性非常大,车削*难以保证其精度要求,故车削*应用不多,基本上还处于研究阶段。 陶瓷材料钻削多采用掏料钻。掏料钻的结构为一环形金刚石砂*焊接到一中空的钢管上,焊接工艺为银焊。当钻削陶瓷材料时,金刚石砂*高速旋转,利用端面的金刚石磨粒切削材料。
    • 强化地板加工工艺哪位朋友熟悉?

    • A:您好,强化木地板使用中密度人造板或者高密度人造板经过模压,覆膜,裁边,裁接口等工序*而成,需要的原料有地板膜,人造板,去甲醛剂,聚氨酯油漆等,实木地板是由天然木材*制作而成。复合地板是一种新颖的地面铺设材料,由于它既有仿制得极为*真的原木纹理、又具有耐磨、耐冲击、耐火烫、防潮、防霉、防虫蛀、不变色、不变形、易清洁、施工简便等超越原木地板的优点,不足之处是脚感较硬,缺乏弹性,损坏之后不能修复。      选购复合地板,先看表层:表层的材料主要为三聚**或三氧化二铝,以三氧化二铝的耐磨性更优越。表层厚度薄的只有1毫米,厚的可达5毫米以上。当然,同样的材料,厚的更耐磨。耐磨以“转”为指标,耐磨转数为4500转,可用以卧室,使用周期五年左右;   1000转的可用于家庭客厅、餐厅,使用周期十年左右;   1500转则适用于公共场所。其次看底层:底层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复合地板在干、湿、冷、热的变化中发生变形。如果采用地热取暖的话,最好采用复合地板。
    • 加工实木地板工艺哪位了解?

    • A:实木复合地板工艺流程如下:   一、分片工序   为了提高产量,大部分三层复合地板生产企业均采用多片地板条压在一张基板上,然后用多片锯将其剖分成定宽地板条,此道工序需保证尺寸误差。否则在成型工序上就会出现废品。   二、砂光工序   经过分片工序后将弯曲料选出,否则弯料进行砂光和成型后很难修复。进入底砂砂光机后,再经表砂光机进行定厚砂光和精整砂光。   三、成型工序   利用横纵向双端铣将砂光后的合板铣出合格的槽榫结构。   四、修补工序   对精砂成型后地板表面出现的缺陷(包括木节、夹皮等自然缺陷)进行人工修补,同时对前几道生产工序中出现的*缺陷进行修补。   五、油漆工序   三层复合木地板的油漆多采用水性底漆—UV腻子—砂光—UV底漆—砂光一UV面漆的工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制作实木复合地板为了节约珍贵的阔叶材,人们想出了只用4~3mm厚的珍贵阔叶材作表层,其余用生长较快的普通木材,组成12~15mm厚实木复合地板,所以实木复合地板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并保留了实木地板的自然木纹和舒适脚感。
    • 弹簧床垫加工工艺哪位了解?

    • A:生产工艺: 第一个工艺既不是做弹簧,也不是裥棉,而是进料和进料检验,这是生产的首要工序,更是要严格把关的工艺。原材料的适当和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床垫成品的出产和质量。 第二道工艺是裥棉和穿簧,这是两个分开同时进行的工序。裥棉是把床垫面料用到的棉车到布料上去,最后的表现形式就是床垫最上面、底层的那层面料;穿簧就是将一个个螺旋弹簧连接成整体,这是连锁弹簧床垫的工艺,*袋、*筒弹簧则是将一个个螺旋弹簧装入成条、*的无纺布袋,再用胶把装好弹簧的布袋条沾粘成整体。 第三道工艺是裁床和床网制成。裁床是把裥棉好的布料裁剪到床垫尺寸大小;床网制成,用边框铁将穿簧形成的弹簧网,连锁弹簧网或者*袋弹簧网,固定,从而形成了床网。 第四道工艺打底。打底就是在床网上铺上棉毡或者其他垫层,接着放置裥棉好的面料。 第五道工艺围边。围边就是用围边带把上一道工序铺好的上下面料层缝制在一起,这样一张床垫便算做成。 最后就是成品检验,包装,这样整个床垫工艺就算完成。
    • 橱柜台面加工工艺哪位了解?

    • A:主要根据您的橱柜样式制作,有现场制作也有定制的。现场制作的话是采用水泥浇筑相对来说结实,台面还是采用人造大理石粘贴

免费获取靠谱装修设计

  • 今日仅剩
  • 9

    9

    9

  • 个免费名额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哈尔滨
  • 石家庄
  • 西安
  • 武汉
  • 成都
  • 大连
  • 济南
  • 其它

立即预约

我们承诺:一起装修网提供该项免费服务,绝不产生任何费用。

抢免费设计名额

每天限50个

请放心填写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7年服务700万用户,中国家装十大电商平台

重复报名!

亲,您已经报过名啦,给别人留点机会呗

我们还有更多精彩活动,不如去看看>

装修效果图

+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3号 京ICP备10039249号-1 京ICP证120045号 Coptyright © 2009-2025 17house.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一起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