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计算
该装修风格预算为:216856元
人工费:222851元
材料费:45215元
设计费:122元
质检费:1231元
您家的装修预算约7.89万元
人工费:222851元
材料费:45215元
设计费:0元4999元
质检费:0元2690元
报价有疑问?稍后装修管家将致电为您解答
该报价为毛坯半包价,实际装修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公司介绍
全国一站式装修服务平台,70%以上的客户来自口碑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委员会指定最具信赖的装修平台。目前已经在16个城市开设分公司和体验店。2017年2月挂牌新三板。
- 2009年
- 成立时间
- 中国北京
- 成立地点
- 家装服务
- 主营业务
- 120W人
- 正在访问
- 800W人
- 累计服务
全部回答(5)
-
可好装修你好 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 希望可以帮到你
-
时光是钟构造柱的设置:墙体跨度大于5米时,根据建筑规范应设置构造柱。 拉结筋的设置:根据砖高度,每两批(500或600MM)设置一道拉结。 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第四章4.2.5 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4.2.7 砌块墙长大于5M或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纵筋必须锚入混凝土梁或板中。 回答2: 去书店买本书上面都有可详细 回答3: 应给构造柱的设置:墙体跨度大于2.5米时.不应给偷工间料
-
青春的光海
-
fbnrh562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 主要还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定
-
靠边站别当信号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采用粘土砖与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的墙体却属脆性材料,在抵御地震等水平力、防止房屋倒塌等方面极为不利,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相关问题
-
墙漏设构造柱影响
- A:上部梁底植一根筋,周而复始:您要拆大片墙,放好拉结筋,箍筋扎到位。是构造柱,再砌墙留好马牙搓,下部地圈梁,套好箍筋,箍筋扎到位、圈梁上都可化学植筋,使混凝土密实,原因,砌墙留好马牙搓,种下纵向钢筋。支模上口做成斜板、中间也留混凝土倒入口,有什么办法能补救啊,且以利振捣棒插入。到梁底留有20mm左右孔隙砖砌体漏设构造柱怎么办。为了施工方便支模也可分二次完成?答,放好拉结筋:隔500高要设拉结筋
-
女儿墙多高设构造柱
- A: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米时需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如何施工?
- A:浅谈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工艺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材料要求、砌筑起降、施工准备等要合理的控制,确保施工工艺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多层房屋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但是在当前的诸多工程项目中,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的时候不注意施工质量和施工要求,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性和建筑物功能的合理发挥,给施工带来了难度,因此在当前施工中我们必须重视构造物的施工质量,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 1、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可以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提高建筑物墙体整体性和抗剪能力,通过过去的施工经验分析表明,在砖体墙施工中抗剪力荷载能力一般都减低,通过构造柱施工控制,可以使得砖体墙施工剪力和整体性提高,能约束墙体的开裂,限制裂缝开展。构造柱在使用中通过与圈梁的共同作用,加大了建筑物整体性,类似框架结构方式,因此被称之为弱框架,对墙体施工中对墙体约束作用,墙体四周一般都是利用双向压力状态,使得墙体横向变形减少,同时改善墙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墙体的乘早离和整体性。 2、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原因 2.1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在这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的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歪了,因此在这一层又给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错位的现象。 2.2箍筋拉接筋设置不满足规范规定 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根水平拉接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l‘n;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层高的1/6或45ClTI,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其绑扎接头长度一般为35d,在绑扎段内的箍筋间隙不应大于10cm,上述几点除墙体拉接筋尚能保证,其它如箍筋加密等几乎均未能做到,究其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术素质差。 2.3构造柱断条 由于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接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起,而且钢筋排放、绑扎又不规则。在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浇筑的过程中,定会阻碍混凝土的下落;在浇筑施工时有时会不小心在“柱腔”内掉进或卡有砖渣。阻碍混凝土的充填:施工圈梁和构造柱时,所采用的河石又往往都是级配不好的砂漏,如果有大石块存在,也会使构造柱造成“断条”现象。另外,整根柱子一次浇筑,如果振捣棒下而不击,振捣不周,定会出现“断条”之处。 2.4构造柱“乱根”的原因 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是砌筑完一层后,往预留的“柱腔”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叉由于混凝土是浇筑到圈梁一平,在吊装完楼板,砌筑 完墙体后,在构造柱根部出现比楼板低12mm的“柱坑”。在“柱坑”内的杂物很难清除干净,浇筑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2.5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露筋和麻面是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蛰块,致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露筋现象;混凝土浇捣前,模板和马牙搓砖墙未作充分湿润,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墙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现象。混凝土接搓不好。混凝土浇捣前未清除模内的木屑、碎砖、落地灰等杂物,也不用水清洗,使前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不能紧密相接,构造柱的整体性不能保证。 3、构造柱施工工艺 3.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小砌块砌体,应当按照绑扎钢筋、砌筑墙体、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进行。 3.2墙体与构造柱连接的地方应当*昂马牙搓,从每层构造柱的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形成100MM宽、200mm高的凹凸槎口,柱墙之间应当采用2跟直径为6mm的拉结筋拉结,间距控制在400mm,没变伸入墙内,长度控制在1000mm或者伸出洞口边上。 3.3构造柱两侧模板必须紧贴墙面,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严谨板缝漏浆问题的出现。 3.4、构造柱混凝土保护层应当设置在20mm为最佳要求,同时不能够小于15mm。混凝土塌落度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设置在50~70mm为最佳状态。 3.5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之前应当清除落地灰等各种杂物,并且将模板浇水湿润,然后先注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在进行分段浇筑,振捣混凝土,直到完成。 3.6构造柱的尺寸的循序偏差应当根据设计情况严格控制和确定,避免由于尺寸问题影响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出现严重误差现象。 4、保证构造柱的技术和质量 对于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筑,进行分柱段施工。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因砌筑时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调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其位置,然后在浇捣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或“柱腔”上口,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钢筋骨架应随分柱段施工面分段绑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头长度一般为35d,构造柱箍筋应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或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cm。对于沿墙体每隔500mm设置一道2根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并保证放入固定在密实的砂浆水平灰缝中。严格执行配合比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粒径宜用2cm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分段浇筑时要按规定留置相应试块。 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以方便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新的混凝土柱段浇捣前,对衔接处的旧混凝士面需铲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成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1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构造柱振捣*作要设专人负责,浇筑过程中派人对浇筑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浆、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筑不到位等现象。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振捣棒随振随拨,分层振捣厚度以不超过300mm为宜。振捣时严禁振动砖墙、钢筋。 5、结语 正确使用构造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改善气体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确保和约束墙体开裂,避免裂缝进一步开裂的主要方法,即使开裂也不致于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
-
填充墙和隔墙为多少时设构造柱
- A: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12墙高大于2米6时设圈梁,墙长大于3米时设构造柱。24墙高大于4米时设圈梁,墙长大于3.6米时设构造柱。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圈梁是指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
构造柱混凝土强度是多少谁知道?
- A:构造柱混凝土强度低于C20不需要加固。构造柱不是受力构件。
-
构造柱间距怎么设置?
- A: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1.在墙的中间位置布置 2.一般按结构越牢固越好 如果在墙中间布置一根能满足要求 那直接布置一根就可 如果不能满足 就按照说明中给出的间距布置 3.还是上面那个原则尽量让结构更牢固 间距范围大于门宽也同样根据说明在门窗洞两侧布置构造柱这些都是前期的一些算法 具体在工程中按照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去算量。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
请问构造柱怎么设置?
- A:1.一般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是必定设置的2.开大洞口(〉3.0米)的墙体中,洞口两侧应设置。3.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4.上人屋面的女儿墙。 5.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6.其余的你参考一下抗震规范中的砌体部分。
-
构造柱怎么算面积
- A:主要构造柱的马牙蹉不太好处理,但数好变数就行 直接套下面的公式V=柱高*(墙厚*墙厚+0.03*0.24*马牙蹉边数)如240厚墙12M高,马牙搓两边 V=12*(0.24*0.24+0.03*0.24*2) =0.864主要区别在于构造柱必须考虑马牙槎部分的混凝土体积,而砼柱不需要。1、砼体积计算公式:砼柱截面面积为S1,高度为H1,则体积为V1=S1×H1。 2、构造柱体积计算公式:构造柱截面面积为S2,高度为H2,则体积为V2=S2×H2+N×(1/2×D×K2×H2)。 公式中: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 K2指墙体宽度;N指与构造柱相连接的墙肢数;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顶端时,N=1当构造柱位于L形墙体相交处时,N=2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N=3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N=4。上述是混凝土体积的计算。模板计算时: 1、砼柱应按照其“周长×柱高”计算模板面积;2、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2指墙体宽度;H2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顶端时, S=(K2×3+D×2)×H2 当构造柱位于L形墙体相交处时,S=(K2×2+D×4)×H2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2×1+D×6)×H2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6×H2。
-
楼梯柱是构造柱吗
- A:楼梯柱应该套矩形柱定额。梯柱(TZ)为多层建筑楼梯构架的支柱,从建筑结构上讲,一般分为两类,即*柱和框架柱两种。不属于构造柱。广泛应用于各式建筑的楼层链接,是建筑物层面的链接通道,保护通行安全。
-
构造柱与承重柱区别
- A:构造柱属于二次结构,用于砌体结构中,作用是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建筑一次结构(承重结构)有基础、柱、梁、板、承重墙等等。建筑构件就是组成建筑物的具有某项功能俯护*咎鄢侥碉鞋冬猫的*部件,例如柱、梁、板、雨棚、门、窗都属于建筑构件。建筑结构则是指整个建筑物的完整结构,通俗地讲就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骨架,有时也指除去门窗、装饰之外的主体部分。你说的雨棚和阳台都属于建筑构件。
-
怎么做构造柱资料?
- A: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
构造柱墙怎么做?
- A:墙长大于层高的2倍或墙长大于6米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墙体半高处(或门洞上方)应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
什么是构造柱
- A: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构造柱可以看成墙的一部分,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砖墙可以作为结构构件.
-
构造柱规范要求?
- A:框架结构中构造柱的设置规范: 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 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
围墙构造柱做法
- A:或者水准仪都可以,首先你要先把墙基的水平线标出来,用水平管一般隔个5米砌个砖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