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计算
该装修风格预算为:216856元
人工费:222851元
材料费:45215元
设计费:122元
质检费:1231元
您家的装修预算约7.89万元
人工费:222851元
材料费:45215元
设计费:0元4999元
质检费:0元2690元
报价有疑问?稍后装修管家将致电为您解答
该报价为毛坯半包价,实际装修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公司介绍
全国一站式装修服务平台,70%以上的客户来自口碑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委员会指定最具信赖的装修平台。目前已经在16个城市开设分公司和体验店。2017年2月挂牌新三板。
- 2009年
- 成立时间
- 中国北京
- 成立地点
- 家装服务
- 主营业务
- 120W人
- 正在访问
- 800W人
- 累计服务
全部回答(2)
-
黄天阔为配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设计质量,交通部于2003年下达了《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的编制任务,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等6家单位为参编单位,负责该细则的编制工作。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公路隧道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调研,参考了公路隧道相关科研成果,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经验,并辅以必要的计算分析和研究工作,采纳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工艺。本细则以可靠的技术依据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为基础,符合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 本细则是《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细化与补充,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在公路工程行业内自愿采用。图书目录折叠编辑本段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隧道控制要素 4 隧道总体设计 5 隧道建筑限界及净空断面 6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7 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8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9 隧道支护的地层-结构计算方法 10 隧道支护的荷载-结构计算方法 11 隧道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 12 明洞设计 13 隧道衬砌设计 14 特殊地质隧道设计 15 隧道抗震设计 16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17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 18 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 19 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 20 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 21 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
-
灯泡好闪,分别为:总则,术语、符号,隧道控制要素,隧道总体设计,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断面,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隧道支护的地层一结构计算方法,隧道支护的荷载一结构计算方法,隧道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明洞设计,隧道衬砌设计,特殊地质隧道设计,隧道抗震设计,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
相关问题
-
抗震缝要求从哪开始
- 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介绍的详细
-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有哪些?
- A:《********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简介: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63 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
抗震加固设计有哪些规范
- A:当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连同圈梁加固,利用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和替代内墙圈梁的拉杆,在水平和竖向将多层砌体结构的墙段加以分割和包围,形成对墙段的约束,用来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抗倒塌能力。这也是唐山地震以后从加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外加构造柱加固墙体后墙体的抗剪强度提高虽然不大,但推迟了墙体裂缝的出现,尤其与圈梁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墙体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对防止结构发生突然倒塌有显著的效果。 在结构布置上,应特别注意尽量使构造柱、圈梁(或拉杆)和基础联合布置,保持抗震受力完整性。外加构造柱设置的位置,应在房屋四角、楼梯间和不规则平面的转角等应力集中的部位,外加构造柱应沿房屋全高贯通,不得错位,还应与圈梁或钢拉杆连成封闭系统。外加构造柱、圈梁与原墙体连接时,可通过设置拉结钢筋和销键、胀管螺栓、压浆锚杆或锚筋与墙体连接。钢筋混凝土销键适用于砂浆强度等低于M215的墙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215及以上时,可采用其他连接措施。圈梁应连续闭合,圈梁遇阳台、楼梯间、变形缝时,应妥善处理。拉杆设置,应按照替代内墙圈梁的要求,并满足与墙体锚固的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 A: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房屋抗震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 。
-
建设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 A:《中华*共和国*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简介: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63 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同济*、哈尔滨工业*、浙江*、重庆*、云南*、广州*、大连理工*、北京工业* 主要起草人:黄世敏 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丁洁民 方泰生 邓 华 叶燎原 冯 远 吕西林 刘琼祥 李 亮 李 惠 李 霆 李小* 李亚明 李英民 李国强 杨林德 苏经宇 肖 伟 吴明舜 辛鸿博 张瑞龙 陈 炯 陈富生 欧进萍 郁银泉 易方民 罗开海 周正华 周炳章 周福霖 周锡元 柯长华 娄 宇 姜文伟 袁金西 钱基宏 钱稼茹 徐 建 徐永基 唐曹明 容柏生 曹文宏 符圣聪 章一萍 葛学礼 董津城 程才渊 傅学怡 曾德民 窦南华 蔡益燕 薛彦涛 薛慧立 戴国莹 主要审查人:徐培福 吴学敏 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刘树屯 李 黎 李学兰 陈国义 侯忠良 莫 庸 顾宝和 高孟谭 黄小坤 程懋堃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主要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2 地震影响 3.3 场地和地基 3.4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3.5 结构体系 3.6 结构分析 3.7 非结构构件 3.8 隔震与消能*设计 3.9 结构材料与施工 3.10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3.11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地 4.2 天然地基和基础 4.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4.4 桩基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5.4 截面抗震验算 5.5 抗震变形验算 6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 一般规定 6.2 计算要点 6.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6.4 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6.5 框架一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6.6 板柱一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6.7 筒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7.1 一般规定 7.2 计算要点 7.3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4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5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8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8.1 一般规定 8.2 计算要点 8.3 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8.4 钢框架一中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8.5 钢框架一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9 单层工业厂房 9.1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9.2单层钢结构厂房 9.3单层砖柱厂房 10 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 10.1单层空旷房屋 10.2大跨屋盖建筑 11 土、木、石结构房屋 11.1 一般规定 11.2 生土房屋 11.3 木结构房屋 11.4 石结构房屋 12 隔震和消能*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2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2.3 房屋消能*设计要点 13 非结构构件 13.1 一般规定 13.2 基本计算要求 13.3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14 地下建筑 14.1 一般规定 14.2 计算要点 14.3 抗震构造措施和抗液化措施 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附录B 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C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D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附录E 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F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G 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H 多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J 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调整 附录K 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 附录L 隔震设计简化计算和砌体结构隔震措施 附录M 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 附:条文说明
-
抗震结构怎么去设计
- A:1.多层砌体房屋。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房屋。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
2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 A:12.2.1 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水平向*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支座(含阻尼器)及为低抗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结构的隔震层。 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 隔震层以上的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和40%。 12.2.2 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可采用剪切型结构模型(图12.2.2)当上部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不重合时就丈夫入扭转变形的影响。隔震层顶部的梁板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作为其上部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计算和设计。 2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输入地震波的反应谱特性和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1.2条的规定;计算结果宜取其平均值;当处于发震断层10km以内时,若输入地震波未计及近场影响,对甲、乙类建筑,计算结果尚应乘以下列近场影响系数:5km以内取1.5,5km以外取1.25。 砌体结构及基本周期与其相当的结构可按本规范附录L简化计算。
-
建筑抗震加固设计规范有哪些?
- A: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 具体: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2010 火灾自动报*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08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 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10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 JGJ/T 119-2008[附条文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GB 50317-2009
-
机电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 A: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房屋抗震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 。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一个。
-
抗震等级抗震措施有什么差别?
- A: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好,所以从建筑类型来看,高层楼房的抗震性能会好一些,因为它们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也就是俗称的剪力墙结构。而像60、70年代的老工房很多都是砖混结构的,其抗震性能就要差一些。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
抗震烈度与抗震等级有什么联系?
- A: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只与地点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
抗震楼房设计怎么做?
- A:显然,方方正正的房子受力比较规则。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搭接锚固等等非常重要,然后现浇优于预制构件。抗震等级高的建筑会在基础中再做一些其他抗震措施。其实,严格按照规范来设计和施工,就能很好抗震了。
-
付费设计的工作细则
- A:设计师应该是一个倾听者,业主要把所对装修做功课所得到的成果详细的和设计师交流,比如你家门要照着那个图片做,你家地板要什么颜色的,喜欢地中海风格还是美式风格...还要把家人的生活习惯及所有*和设计师交流。 比如: 1、家庭人口、年龄、性别,各房间的功能使用要求,个人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添置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和颜色… 3、插座、开关、电视机、音响、电话等日后摆放的位置、网络的布线要求… 4、原有保留家具的尺寸、材料、款式、颜色… 5、家庭主妇的身高、她所喜好的颜色、习惯于使用左手还是右手… 6、业主不喜欢的造型、布置、颜色、格调和忌讳… 7、将来准备选择的家具的样式风格、大小… 8、生活习惯的独有特殊要求。 9、越详细越好…
-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 A:1、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2、土壤液化判别公式; 3、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度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4、提高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 5、根据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 6、做好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 7、扩大了隔震和消能*房屋的适用范围; 8、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度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还有建筑抗震的很多,希望能帮到您!
-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 A:《中华*共和国*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简介: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3 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同济*、哈尔滨工业*、浙江*、重庆*、云南*、广州*、大连理工*、北京工业* 主要起草人:黄世敏 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丁洁民 方泰生 邓 华 叶燎原 冯 远 吕西林 刘琼祥 李 亮 李 惠 李 霆 李小* 李亚明 李英民 李国强 杨林德 苏经宇 肖 伟 吴明舜 辛鸿博 张瑞龙 陈 炯 陈富生 欧进萍 郁银泉 易方民 罗开海 周正华 周炳章 周福霖 周锡元 柯长华 娄 宇 姜文伟 袁金西 钱基宏 钱稼茹 徐 建 徐永基 唐曹明 容柏生 曹文宏 符圣聪 章一萍 葛学礼 董津城 程才渊 傅学怡 曾德民 窦南华 蔡益燕 薛彦涛 薛慧立 戴国莹
抢免费设计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