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砖的历史
中国瓷砖的历史找到100个答案,点击链接查看详细答案
-
中国彩陶艺术有多久历史 2025-01-12 00:00
A:中国的彩陶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就有彩色陶器。从那时以后,我国的彩陶在持续的工艺改进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西部边远地区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中国彩陶从兴起、繁荣到萧条,经历了约四千年之久的历史,形成了一部完整有序的彩陶制做工艺发展史。 中国彩陶的分布地域十分广阔,从南至北,横贯岭南、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大草原;从东至西,横跨*江、黄河、长江、珠江;由东海之滨纵横中原大地、陕甘青地区远至新疆天山南北;东南坻达福建、宝岛*、广东沿海;西南至川藏地区。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到处盛开着彩陶艺术绚丽的奇葩! 中国在远古时期,就生存有不同的民族和部落,由于文明和地域的差异,形成了繁花似绵、异彩纷呈的彩陶文化。大地湾文化“一画开天”托起了中国彩陶的霞光;仰韶文化侧以宽广的胸怀,蕴育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等类型为代表的系列文化体系。以上这些文化类型,还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彩陶文化的全部内涵。全国各地在彩陶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存在着三十几个地方类别,以其本身特有的纹式体现出各自的文化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彩陶的文化内容。 灿烂的中国彩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杰出的制做工艺成就和其宝贵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人类进化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甘肃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丰富的彩陶为特征,迄今为至出现了距今约8000年以来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它经仰韶、马家窑、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续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特别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修坯,并利用转*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分析、探讨彩陶花纹的演变、装饰手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等,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入。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东乡县的林家遗址、康乐县的边家林遗址、广河县的地巴坪遗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遗存。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黄土塬上,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3 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5个(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四集)。从地层上初步搞清了马家窑类型遗存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堆积关系。发掘和采集各类遗物3 000余件,其中各类工具和生活用具2000余件,以石器为主,骨器次之,也有少量的陶、蚌、角器。 最重要的是在遗址的房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在H54灰坑中出土了铜渣。铜*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短柄长刃,*尖圆钝,微上翘,弧背,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在一个窖*内还发现有炭化的粟粒和成穗的粟子,说明粟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制作。根据地层堆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漆黑发亮,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古朴;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林家遗址的发掘,弄清了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为文化遗物的33期提供了明确的地层证据。特别是陶器,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发展和演变情况比较清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边家林遗址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虎关乡关风村,是马家窑类型晚期墓地,分布在三岔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1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康乐县文化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个,出土陶器100多件,石、骨器等近800件。陶器以彩陶为主,器形有壶、罐、盆、瓶、碗、钵等。壶颈较细直,出现红彩。边家林晚期的器形和纹饰与半山早期的花寨子下层遗存类似,已清楚地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填补了从马家窑类型发展到半山类型的缺环。 地巴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城东南6公里处地巴坪村西北的广通河南岸台地。这里不但有半山类型遗存,还有马厂类型、齐家文化的遗存。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广河县文化馆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清理半山时期墓葬66座,形制均为长方形竖*土坑墓,出土遗物756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和骨珠等。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的比例达90%,每座墓一般出土7—8件彩陶,最多的有17件,最少的1件。地巴坪遗址是半山时期彩陶出土比例最高的一处遗存,陶器中以大型的小口直颈彩陶壶和侈口短颈彩陶瓮(罐)较为普遍。陶器组合基本是壶、瓮、罐或瓶,少数墓兼有盆或碗。陶质细腻,呈橙黄色或砖红色,器表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绘制花纹,纹饰精美、繁缛,以旋纹和菱格纹为主。经过对出土的彩陶整理,与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作对比研究,地巴坪遗址应属半山类型早期遗址(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载《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地巴坪遗址是半山类型保存较好、出土物较多的一处墓地,为研究半山时期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
-
中国结历史由来是什么 2025-01-09 00:00
A: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真正成为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当代多用来室内装饰、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
中国古代青瓷发展历史是什么? 2025-01-12 00:00
A:商代是青瓷初创期,多是生活用品,且多仿青铜器造型。 春秋战国时,原始青瓷有了很大发展,瓷胎质地细腻,器壁厚薄均匀,器型非常规整,水平已接近东汉。 秦、西汉时,青瓷制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造型、纹饰皆有创新,施釉也有改变,由浸釉改为刷釉。 东汉青瓷迅速发展,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创烧出成熟的青瓷。*表明,东汉制瓷业已达到现代瓷的水平,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国时期,青瓷的质地、造型、纹饰皆以崭新面貌出现,除能生产精致的日用品外,还烧制陪葬的冥器,佛教题材开始渗透到青瓷装饰艺术中。 西晋时,青瓷开始多元化发展,堆塑、镂空、贴印等技法广泛使用,装饰从平面走向立体。 东晋时,青瓷造型和纹饰趋向简朴实用,晚期出现莲花纹。 南北朝时,由于佛教盛行,莲瓣、飞天、菩提和宝相花等,成为青瓷的重要装饰。 宋代时,青瓷的烧制达到巅峰,不仅出现了专为*烧制御用青瓷的汝、均、官、*四大官窑,民窑中的龙泉窑、耀州窑烧制的梅子青釉及刻、印花青瓷等,也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元朝统治者喜爱白瓷,青瓷窑纷纷衰落,只有东南沿海的龙泉窑因适用海外需求得以发展,并取得新成就。
-
东阳木雕的历史? 2025-01-12 00:00
A: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瓯塑”并称“浙江三雕一塑“。 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东阳人就开始其木雕的历史,他们世代相传,创造了众多的千古佳作,造就了上千的木雕艺人,从而成为著名的“木雕之乡“。 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当明代盛行雕刻木板印书后,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至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雕制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形成整套的技艺和完善的风格,现存有卢宅“肃雍堂“和白坦“务本堂“、马上桥“一经堂“等明清古建筑及“千工床“、“十里红妆“等家具! 辛亥*以后,东阳木雕转向商品性,木雕艺人制作的工艺品及箱柜家具被商人买去远销*、美国、南洋等地,形成东阳木雕产品的盛期。1914年在杭州开设的“仁艺厂“是东阳木雕最早的厂家,以后逐步向上海、*、新加坡等地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东阳木雕曾一度凋零,产品滞销,艺人失业。*成立以后,*和*把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1954年又成立了东阳木雕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和地区。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七大类三干六百多个品种。其中木雕屏风、挂屏和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是而今东阳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阳木雕在结合运用传统的木雕工艺,仿古、营造现代建筑与装饰的方面又有很多成功的作品! 据说,唐朝活鲁班华师傅为冯宿冯定兄弟营造厅堂,准备接楹上梁时,一复查,180根楠木大梁全短了一尺二寸,活鲁班大惊!适有一老翁上门要鱼要*,活鲁班款待之,老翁把两条鱼尾分别移动在两个碗上,像两个鱼头相对,伸出一截,然后用一筷子往两嘴套,扬长而去。活鲁班突然领悟,立刻命匠工做了360个鱼头,固定在柱头上。以此把梁接住,柱上按鱼头,新颖又美观,且鱼头与“余头“谐音,大吉大利,后人又在鱼头上加上牛腿,这便成了最早的东阳木雕。
-
钟表的历史怎样的? 2025-01-10 00:00
A: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成功了第一个摆钟。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人George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另外,1757年左右*人Thomas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世纪后半叶,在一些*的手镯上装上了小袋表,作为装饰品。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直到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钟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变革,才使得腕表地位的确立有了可能。20世纪初,*为了掌握时间就把小袋表挂在胸前,人们已经很注重它的实用性,要求方便、准确、耐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1926年,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并命名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MercedesGleitze佩带着这种表完成了个人游泳横渡英伦海峡的壮举。这一事件也成为钟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腕表的年代到来了!从我国水运仪像台的发明到现在各国都在研制的原子钟这几百年的钟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和钟表工匠用他们的聪明的智慧和不断的实践融*了一座时间的隧道,同时也为我们勾勒了一条钟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轨迹。关于中国的钟表史,得从三干多年前说起,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之一。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电益见准确。十九世纪末期,我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的南京钟,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我国手表是1955年由天津、上海先后试制出来的。现较为出名的有东风、上海、宝石花、海鸥等牌号。
-
中国瓷砖芒果瓷砖 2025-01-07 00:00
A: 马可波罗瓷砖性价比还好,但是不高。建议可以多看一些其它牌子的,芒果瓷砖不错可以去看看,我家里正在用。望采纳。
-
青砖的历史谁了解? 2025-01-08 00:00
A: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约1000℃)便制成砖。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而生成低价铁(FeO)则呈青色,即青砖。
-
冰晶画的历史多久 2025-01-08 00:00
A:一、尚彩冰晶玻璃装饰画系列:让生活更艺术化,让艺术更生活化... 采用尚彩独特技术工艺制作的冰晶玻璃装饰画,具有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可以将饱含*的设计和独特环境氛围的商务或家居空间完美结合起来,赋予装饰空间更多的灵性与智慧.. . 二、尚彩冰晶玻璃推拉门系列:挥手间,拉动的是别样的风情... 采用尚彩独特技术工艺制作的冰晶玻璃推拉门:从客厅门,阳台门、卧室门、书房门到衣柜门、橱柜门,更强调和突出人性化、空间化的整体性设计风格,个性、精致、典雅、,而又紧跟时尚潮流... 三、尚彩冰晶玻璃时尚隔断系列:隔而不断的,是妙不可言的完美意境! 采用尚彩独特技术工艺制作的冰晶玻璃隔断,巧妙的调和了开放与封闭的“小矛盾”,亦幻亦真,独有的质感、微妙而丰富的变化,勾勒出现代时尚家居王子与公主身边一道绝然美丽的风景…… 四、尚彩冰晶玻璃时尚天花系列:惊喜的发现一片更绚丽多彩的天空! 采用尚彩独特技术工艺制作的冰晶玻璃天花,诉说着光与影的浪漫和传奇。让*人把自然、和谐与美好带回家,在城市的混凝土围墙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绚丽多彩的天空……
-
意大利瓷砖真的比中国的瓷砖好吗? 2025-01-07 00:00
A:卫生间一般都是铺贴300*300或者330*330mm的瓷砖,防滑效果比较好的,颜色一般要用深一点的比较好 因为洁具你一般都是白色的,这样要有层次感 比较好的瓷砖有马可波罗地板砖、东鹏地板砖、诺贝尔地板砖等等,国产的就好了。
-
历史上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主要有哪些 2025-01-12 00:00
A:时期阶级政策 意义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平均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它空想的,无法实现。辛亥*前民族资产阶级*派-三*义中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政策。 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时期(国共十年对峙)中国**的土地政策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参战,发展生产。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过渡时期土地改革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政策: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十年建设时期(实际时间1958—1978年)*公社化运动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政策典型例题: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典型例题: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变革或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公社化一些*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提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和积极性。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润宇家居的历史选址 2025-01-12 00:00
A: 看你*价的水平了,还是真皮(牛皮).,如果是后种掌上明珠的沙发还可以.一般代理商内部价格控制在4800左右,看大小,皮质,还有茶几,式样,不知道是布艺
-
钟表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2025-01-10 00:00
A: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成功了第一个摆钟。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人George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另外,1757年左右*人Thomas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世纪后半叶,在一些*的手镯上装上了小袋表,作为装饰品。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直到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钟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变革,才使得腕表地位的确立有了可能。20世纪初,*为了掌握时间就把小袋表挂在胸前,人们已经很注重它的实用性,要求方便、准确、耐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1926年,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并命名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MercedesGleitze佩带着这种表完成了个人游泳横渡英伦海峡的壮举。这一事件也成为钟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腕表的年代到来了!从我国水运仪像台的发明到现在各国都在研制的原子钟这几百年的钟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和钟表工匠用他们的聪明的智慧和不断的实践融*了一座时间的隧道,同时也为我们勾勒了一条钟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轨迹。关于中国的钟表史,得从三干多年前说起,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之一。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电益见准确。十九世纪末期,我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的南京钟,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我国手表是1955年由天津、上海先后试制出来的。现较为出名的有东风、上海、宝石花、海鸥等牌号。
-
灯塔牌油漆历史 2025-01-10 00:00
A:欧式木别墅款式推荐 欧式古典:有一定的雕花细节,多以实木为主,颜色多沉稳厚重,否有文化气息,根据其不同历史时期也很杂,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都不错。起价为一般稍高,实用长度比较高,因为色系也比较容易打理,因为现代人居,可以选购雕花稍微简单一点的(价位和搭理难度更容易接受一些),英式和法式的都不错。 欧式新古典风格:欧式新古典风格家具,多在古典家具的基础上使用现代家具的典型型工艺处理(例如饰面使用金箔,银箔,依照现代人审美重新漆装颜色)或在现代风格家具中使用部分的古典家具细节(加个古典把手,古典家具装饰纹样之类的),引起对于新材料的尝试和使用方法掌握,实际效果侧次不齐,个人感觉展示效果稍好, 居家使用欠佳,多在样板间中使用,但这两年用的也相对较少了,感觉稍微俗气了一点。不过混搭一些欧式古典的家具或者美式风格家具倒也不错。 田园风格家具:田园风格家具整体显得温馨惬意一些,色彩格调轻松活泼一下,多以浅色调为主,造假相对欧式古典与新古典要多一些,一般*客户会更多喜欢此类家具风格。
-
客厅电视发展历史 2025-01-08 00:00
A: 教一个简单的方法,量你的眼睛到电视的距离,达到3米可以考虑40-46寸,3.5米46-55寸,4米可考虑55-60.国产的功能很丰富,性价比高。放在客厅够不够,你最好带尺子去卖场柜台量一下比较好
-
中国好的瓷砖是什么牌子? 2025-01-09 00:00
A:一流品牌 马可波罗、东鹏地砖、诺贝尔、蒙娜丽莎、恒福陶瓷、斯米克、*牌陶瓷、新中源、汇亚陶瓷、
-
中国好的瓷砖品牌是什么? 2025-01-09 00:00
A:马可波罗 选择好的地砖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马可波罗是地砖十大品牌之一,中国陶瓷行业知名的品牌,是中国地砖的驰名商标。该品牌诞生于1996年,享有仿古砖至尊的美誉,是人们的首选地砖
-
谁能简单介绍下蜡染的历史 2025-01-11 00:00
A:一般而言,染色材料的利用、染色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应该早于蜡染工艺。也就是说蜡染工艺的产生,必然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对染色材料认识与应用过程。这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过程,为蜡防染工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追溯历史,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山顶洞人,就已经使用矿物颜料来着色。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已经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蓝、菘蓝、红花等进行着色。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才使用茜草和靛蓝,比中国晚了500年。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蓝和红花,比中国晚了1000年。可见,中国纺织染色的历史极为久远。在这里,我们研究中国染色的萌芽及发展过程,就是为了探讨蜡染产生前的一些基本条件。 探讨蜡染起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研究所依据的材料,除*记载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物的发现。遗憾的是古代生活中最常用的蜡染物品是贫穷百姓使用的,而百姓阶层的生老病*大多数是从简的,因此,古代蜡染的实物出土实在少之又少,这和皇宫贵族*后所留下的大最豪华的纺织品简直无法相比。这种现状势必会给研究中国占代蜡染带来困难。那么,如何研究这份宝贵的遗产呢?除了根据*记载和出土实物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逻辑推理作出分析和判断,以此来研究中国蜡染才有一定的说服力。尽管这些推断也许不尽完善,但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作出一定探索,提供一种思路。为此,可以认为,从北京山顶洞人使用单一的矿物颜料到后来丰富多样的染料;从原始先民的单一色彩涂绘到后来的多样色彩浸染,媒染,套染等,必然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但其发生与发展总趋势应该是:从使用色彩材料来说,古人是从自然色彩物的使用(直接使用带有色彩的自然物)发展到对自然色彩物的*后使用(自然物的研磨与调混形成色彩),或者二者同时发生,从色彩装饰对象来说,古人是从利用色彩着色于自身(涂身,文身)发展到利用色彩着色于物体(彩陶、服装等),或者二者同时发生;从织物染色工艺来说,古人是从单一的手绘色彩于织物上发展到多种方法赋彩于织物上(绘、绣、印、防染等).或者多者同时发生。 上述推断,可根据*记载与出土实物的比较来做进一步的证实。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人类对色彩及染料的认识与应用远早于纺织色彩。人类使用色彩的行为经历:“人类从着色于自身开始(文身)——发展为着色于物体。”考古材料已经证明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是红色,5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红色矿物颜料。“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已经知道染色。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赤铁矿(赭石)粉末和涂染成赤色的石珠、鱼骨等装饰品。新石器时代的涂彩更多。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七的酒器和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红、白、黑、褐、橙等多种色彩。当时所用的颜料,大都是矿石研成的粉末。除粉状赭石外,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发现朱砂。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彩绘和研磨矿石等工具。这些矿石的粉末,曾用于纺织品着色。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仅运用于衣饰,而且广泛采用矿物染料(石染)和植物染料(草染)。在矿物染料中,最先使用的是朱砂。朱砂即我国史书所载的“丹”(即*)。最具说服力的实例是陕西茹家庄西周墓中出土的纺织品,其上的朱红色用朱砂染成。当时,染色技术运用比较广泛,官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染色的官吏,管理染色。另外还专门栽培一些染料植物,较普遍的有蓝草(蓼蓝)。《夏小正》中已有“五月,启灌蓼蓝“的记录。就色彩品种而言,《诗经》提到的有“绿兮绿兮,绿衣黄里”、“素衣朱绣”、“载玄载黄”等。染色的工具,相传有染缸和染棒。根据颜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别采用胶黏剂和媒染剂,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染”并用等工艺。 综上所述,彩陶绘色、织物染色等历史事实说明蜡染产生已经具备充分的条件。
-
秦淮花灯的历史来历谁清楚? 2025-01-09 00:00
A:秦淮花灯主要有宫灯、荷花灯、柱灯、壁灯、球灯、动物灯、走马灯、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体,被称为花灯的名品,秦淮花灯起始于唐朝,兴盛在明朝。历史上素有“秦淮花灯甲天下”之美誉。
-
全友家居的历史背景 2025-01-12 00:00
A: 都好多年了也没坏。我父母的家具就是选的它,放心可靠,有着三十年的历史,是驰名品牌你说的全友家居就挺不错的啊
-
谁了解中国瓷砖文化? 2025-01-09 00:00
A: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公元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地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中国是陶瓷艺术的中心,早在商殷时期就生产出一种精美的白炻器。在中世纪伊斯兰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了顶峰。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古代,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如今,全世界范围内,是运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人的手只是用来*作设备。与过去一样,室内室外都使用瓷砖进行装饰。
抢免费设计名额